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业绩增长救不了股票?威海银行连续61天0成交 港股中小内银股频坐“冷板凳” 正文
时间:2025-07-07 18:36:09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娱乐
财联社3月3日讯记者 史思同)虽未停牌,更“胜”停牌。3月3日,港股威海银行又一次以“0”成交收盘,至此,威海银行已经连续61个交易日零成交。近期,港股市场中的部分内地银行股交易遇“冷”,频繁陷入“无
财联社3月3日讯(记者 史思同)虽未停牌,冷板凳更“胜”停牌。业绩银行银股3月3日,增长港股威海银行又一次以“0”成交收盘,救不交港至此,股票股中威海银行已经连续61个交易日零成交。威海
近期,连续港股市场中的天成部分内地银行股交易遇“冷”,频繁陷入“无买无卖”的小内尴尬境地。截至3月3日收盘,频坐30余家港股内地银行股中有10家银行平盘,冷板凳其中威海银行、业绩银行银股盛京银行、增长九台农商银行等几家银行全天都难出现一笔成交。救不交港“织布机”“平行线”已经成为投资者们对部分银行股走势的股票股中无奈调侃。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港股本身流动性不如A股,加之中小银行盈利能力偏弱,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足,在港股上市的中小银行股正在逐渐被边缘化,未来预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内资银行股从香港市场回归A股。
连续61个交易日0成交,威海银行上市“窘境”
数据显示,自2022年11月29日实现8000股成交量后,威海银行就再未出现过任何一笔成交,K线整个保持“躺平”状态,引得投资者纷纷发出“停牌了么”的疑惑。
实际上,从一开始,威海银行的上市之路就并不顺利。据了解,早在2013年4月该行就开始接受银河证券的上市辅导,并于2016年向上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但最终却于2018年撤回A股IPO申请,转而奔向了IPO门槛相对低的港交所。2020年10月12日,威海银行成功在港上市。
然而,好不容易登陆港股的威海银行,却并没有受到资本市场的欢迎,甚至坐上了“冷板凳”。 不仅上市当日平盘报收,还很快就迎来了破发,此后直到目前,威海银行都再未曾重回最初3.35港元的发行价,甚至陷入长期“0成交”的窘境。
具体来看,纵观其上市以来,威海银行的股价走势就极其“稳定”,几乎连续两年的时间基本稳定在3.112、3.113港元/股的水平,仅有偶尔出现略微的浮动。
直到2022年5月份,威海银行股价开始剧烈波动,并出现大幅下跌,11月8日触及历史最低位2.10港元/股,当日股价振幅21.93%。后于11月25日当天大涨19.03%,股价重回3港元以上达3.19港元/股,但随后不久又回落到3.10港元/股左右直至目前。截至2023年3月3日收盘,威海银行报3.08港元/股,全天成交量为0。
在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看来,威海银行股票长期遭受冷落,主要还是因其业绩没有很好的增长支撑,自身发展能力有限。同时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从经营情况来看,威海银行上市之路坎坷,或许也与其业绩表现不佳有关。
数据显示,2016年提交A股上市申请后,威海银行业绩就开始出现连续的下滑。2016年-2018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39.94亿元、39.08亿元、38.3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35亿元、16.03亿元、10.17亿元。同期,其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42%、1.47%、1.82%,资产质量承压。
不过2019年以来,其业绩已经逐步回温。2019年-2021年分别实现营收49.47亿元、60.34亿元、73.77亿元;实现净利润15.24亿元、16.48亿元、18.92亿元。此外,2022年上半年,该行营收净利也双双实现两位数的同比增长。
然而,业绩的回升却并没有传导到股市方面。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近年来该行业绩出现增长,可能会对其股价产生良性影响,但效果有限。“毕竟,一家上市公司股价上涨的自企业的内在价值,而企业的内在价值则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面。近年来,受宏观经济、监管趋严、区域性银行自身发展不足等因素影响,内资银行核心竞争力普遍较低。”
中小银行港股频频遇“冷”,提升盈利能力是关键
港股市场中,和威海银行有着相似境遇的银行股不在少数。部分银行股虽然没有停牌,但股价却和停牌的走势图一样“毫无波澜”,甚至在成交量上都“静默无声”。
数据显示,截至3月3日收盘,30余家港股内地银行股中,除了停牌的锦州银行以外,有10家银行平盘,其中除威海银行以外,还有盛京银行、九台农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全天成交量为0。
“港股内资银行股成交量惨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王蓬博指出,第一是港股本身流动性不如A股,因此对好的标的的要求就会提高,只有蓝筹才会更受青睐;第二是城商行自身盈利能力有限,利润率和不良率都差强人意,所以对投资人吸引力不足。
同时,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也表示,港股市场中部分中小银行投资者参与热情不高,更多是受基本面因素影响。一是国际市场中银行等板块的估值相对较低;二是少数在港上市的中小银行银行整体基本面、经营能力等方面资质偏弱。“在近年宏观经济波动、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投资者对其盈利稳定性有一定顾虑等。同时,也可能与部分中小银行缺乏‘故事’有关。”他补充道。
然而即便如此,仍旧有不少内资银行前赴后继的冲进港股市场以求上市。在业内人士看来,部分中小银行在港上市后虽然并不受资本青睐,但对银行来说仍旧具有一定意义。
“内资银行赴港上市的主要意义是为了融资。”宋清辉指出,在A股全面注册制实施之前,IPO门槛较高,且审批排队流程又比较长,对于亟需补充资本金的内资银行而言,赴港上市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而据周茂华分析,内资银行赴港上市热情不减,一方面是由于香港市场上市门槛相对低一些,通过在国际化市场上市,有助于提升银行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上市后有助于银行补充一级资本,拓展融资渠道,抵御外部风险冲击;同时,通过上市也有助于推动银行加快完善内部治理,提升经营能力等。
对于内资银行如何获得港股市场资本青睐,业内普遍认为,最重要的是提升可持续盈利能力,加快完善内部治理,提升风控能力,促进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更好服务区域实体经济发展,给足市场信心。
“这些内资银行股可以在港股上市之后,再回到交易活跃的A股市场。通过两大市场的再融资,有望使银行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宋清辉表示,基于银行股在港股市场的现实状况,香港市场内资银行股回归A股也是大势所趋,未来预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内资银行股纷纷回归。
资金成本低至4.1%,招商蛇口“双百战略”正逐步落地2025-07-07 18:19
中国商界的“曹德旺现象”2025-07-07 17:05
德国扛不住了,“现在天然气是稀缺商品”2025-07-07 17:03
深圳新增2例本土感染者,病例轨迹涉及三个区2025-07-07 16:36
工人日报:网暴苦难中的“孤勇者”于心何忍2025-07-07 16:33
突发!知网被启动网络安全审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知网掌握大量个人信息、重要数据、敏感信息2025-07-07 16:29
亏损130亿,三次上市失败,谁比喜马拉雅更惨?2025-07-07 15:57
全球股票基金遭遇九周来最大资金外流 投资者担心美国经济走向衰退2025-07-07 15:56
财经TOP10|理想汽车销量断崖式下滑,海底捞、呷哺呷哺关店求生,爱尔眼科被罚70万2025-07-07 15:53
北京经开区新增2名感染者,1人曾在力宝广场与外区病例同时空交集2025-07-07 15:51
潘功胜:持续健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2025-07-07 17:22
上交所:本周对海汽集团及退市整理股票等持续进行重点监控2025-07-07 17:05
六大机构策略:大盘突破半年线压制 下周或仍有上扬2025-07-07 17:02
国家卫健委:不准对来自低风险地区人员采取强制劝返、隔离等限制措施2025-07-07 16:52
中华企业:拟挂牌转让上海春日置业50%股权及相关债权2025-07-07 16:48
上汽集团:对于手机和车机的融合,上汽方面也有深度思考2025-07-07 16:42
河北大风将一国税局大楼屋顶掀飞 目击者:幸无人受伤2025-07-07 16:34
湖南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原主任阳卫国被“双开”2025-07-07 16:33
易会满: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功能 重点把握好五方面原则 上市公司要“练好内功” 投资机构要有独立专业判断2025-07-07 16:31
重罚!平安证券投行业务被暂停,辉煌不在?2025-07-07 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