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美联储:定价“软着陆”和定价“衰退”谁更靠谱? 正文
时间:2025-07-07 23:28:04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娱乐
“不要和美联储作对Never bet against Fed)”的警世名言还有效吗?2月会议官方纪要的措辞已然十分谨慎,但是奈何会议前公布的1月ADP就业和制造业PMI数据“不争气”,让市场有足够底气
“不要和美联储作对(Never bet against Fed)”的软着陆警世名言还有效吗?2月会议官方纪要的措辞已然十分谨慎,但是美联奈何会议前公布的1月ADP就业和制造业PMI数据“不争气”,让市场有足够底气去捕捉任何“鸽”派的储定信号,例如承认通胀放缓,价和更加侧重金融条件的衰退持续变化而非短期变化。新闻发布会后金融市场迎来“狂欢”,更靠美元大跌,软着陆美股转涨。美联
不可否认,储定自2022年12月加息放缓以来,价和金融市场对于美国经济的衰退预期从“衰退”渐渐转向“软着陆”。对于不听话的更靠“华尔街”,美联储虽更乐见2023年经济实现“软着陆”,软着陆但可能并不认可当前金融市场对于“软着陆”的美联定价。具体而言,储定本次会议上在如下两方面的信号值得关注:
仍担心控通胀力度不够。会议纪要继续保持通胀水平“仍高企”的措辞,趋势能否延续成为关键,美联储现在仍担心在控通胀方面做得不够,可能还需至少3个月的数据予以验证。目前看来经济放缓对于政策影响的权重仍处于次要地位。
仍有两次加息的空间,年内降息的可能性有限。这是美联储和市场最大的分歧所在,市场依旧认为本轮加息周期的顶点可能不及5%(这意味着3月之后至多还有一次加息),且下半年将转向降息,但在美联储看来这是偏乐观的,会议继续表示2022年12月议息会议对利率峰值的预测(5%-5.25%)是合理的(这意味着还有两次25bp的加息空间)(图1)。
为什么美联储并不认可当前市场对于“软着陆”的定价?我们认为核心在于市场对于美联储2023年降息近50bp的预期上,这与美联储的政策框架是相矛盾的。在美联储看来,达到2023年降息50bp门槛需要满足如下两个条件:一是美国经济在上半年就陷入衰退;二是美国核心通胀年内回归至2%。
条件一意味着当前市场应该预期美国经济“衰退”而不是“软着陆”;条件二显然不符合当前美联储对于2023年通胀的预测。因此在美联储看来,2023年更为现实的情景是在经济实现“软着陆”的同时,核心通胀回归至3%附近。而在这一情景下,美联储更倾向于将利率维持在当前甚至略高的水平,并不急于在2023年降息。因此,比市场定价更偏鹰派的美联储意味着短期内美股的上涨并不可持续。
展望后市,为捕捉美联储和市场分歧变化,我们认为两个经济金融指标将是值得持续关注的重点:
金融条件:“软着陆”和“再通胀”之间的微妙平衡。 我们一直强调金融条件指数是观测美联储政策传导的重要指标:一方面,持续宽松的金融环境有助于经济的回升(图2),但是另一方面,金融条件指数的连续回落也往往意味着通胀的企稳(图3)。
金融条件需要警惕输入型宽松。2023年的特殊之处在于,中、欧经济复苏的预期逻辑下,美元指数将被外部因素驱动走弱,推动金融条件向宽松变动,为了对冲这一输入型宽松,除了政策转向要极其谨慎外,引导相对紧缩不足的股市和信用债市场调整可能是重要的手段(图4和5)。
实际薪资上升将增加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就业稳健和通胀加速回落,将导致名义工资增速的放缓要明显慢于通胀,这反而会使得实际工资增速上升(图6和7)。若实际工资持续增长,叠加居民储蓄率及杠杆水平较低的支撑下,2023年美国经济“软着陆”的概率将大大提升(图8和9)。
风险提示:全球通胀超预期上行,美国经济提前进入显著衰退,毒株出现变异,疫情蔓延形势超预期恶化
专访吴昊: 美联储“看跌期权”已经不在 避免引爆信用危机才是紧缩政策的底线2025-07-07 23:16
美国4月PPI涨幅超过预期 通胀高位持续时间或超预期2025-07-07 23:01
农业新出路 种植茶山竟然可以卖“空气”?2025-07-07 22:43
江苏江阴:连续5轮参与全员核酸检测奖励100元2025-07-07 22:17
马骏:高碳行业转型离不开金融支持2025-07-07 22:15
华泰期货:FOMC票委再发鹰派言论 黄金持续承压2025-07-07 22:07
中金:东南亚数字经济初探,年轻且充满活力的东南亚蓄势待发2025-07-07 21:58
国有大行部门女老总被查!已离职4年,所在房企董事长2个月前已协助调查2025-07-07 20:59
央行:8月对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4000亿元 利率较上月下降10BP2025-07-07 20:52
无锡市司法局原局长刘亚军:收受大量手表玉器,践踏司法正义2025-07-07 20:46
“中字头”急拉升,A股估值体系将重构? | 市场观察2025-07-07 23:23
水利部、国家开发银行签订合作协议 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工作2025-07-07 23:03
A股游戏老大又换人了2025-07-07 22:36
加息已扼住楼市咽喉 美国一季度按揭发放量大跌25%2025-07-07 22:23
自动充电、自动采样、自动书写,一大波智能机器人涌向WAIC2025-07-07 22:14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因擅自施工被罚2025-07-07 22:07
明起逛北京市属公园和国家植物园须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2025-07-07 22:05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2年4月份CPI和PPI数据2025-07-07 21:55
北京海淀区公布新增风险点位,涉及书店、药房、超市等2025-07-07 21:29
深圳财政收入下滑约44%,地方4月财政收支矛盾加大2025-07-07 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