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调整和优化防控政策的原因和主要考虑是什么?国家卫健委答问
随着欧洲能源危机加剧,本次美国的调整答问“赚”和欧洲的“惨”的对比日趋明显。
据《金融时报》日前报道,和优化防和主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控政考虑国际能源市场震荡,原因油价上涨,什国美国石油生产商成为了最大的家卫健委赢家。
今年二三季度更是本次成为美国能源行业有史以来最赚钱的6个月,获利超过2000亿美元并将“继续迎来前所未有的调整答问一年”,一些企业到年底将拥有“破纪录”的和优化防和主现金流。
这样庞大的控政考虑利润,也难怪有网友感叹,原因“这已经不是什国薅欧洲的羊毛了,而是家卫健委直接割欧洲的肉啊”。
种种困境交织下,本次欧洲好像坐不住了,这周发生的几件事,也许是一个信号。。。。。。
1
除了石油,天然气上美国也从欧洲吸了不少血。
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援引业内人士的话说,在美国以6000万美元的成本装满一艘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运到欧洲就可以卖到2.75亿美元,涨幅达358%。
除去运输等成本,每艘船的净赚就超1.5亿美元!
此前,在欧洲声讨美国“以接近四倍市场价将天然气卖到欧洲”时,美国还曾“辩解”道,“差价都被欧洲中间商赚去了”。
但现在美国应该装不下去了。美国最大的液化天然气生产商和出口商切尼尔能源公司共同创始人和前首席执行官查里夫·苏基就坦言:“随着欧洲面临许多‘悲惨冬天’中的第一个,美国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相比之下,欧洲的损失实在是显得太惨烈了。
以德国为例,8日,德国伊弗经济研究所发布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能源危机给德国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近1100亿欧元。这也是德国继20世纪70年代后期第二次石油危机以来最高的收入损失。
该研究还显示,德国公司出口产品价格的上涨幅度远低于进口商品价格的涨幅,因此能源价格上涨的负担很大一部分将由德国国内消费者承担。
这些数据落到欧洲各国老百姓头上,那些困难都是实打实看得见摸得着的。
受生活成本飙升和通胀等压力影响,老百姓对“夜里不开灯”“冷了不开暖气”的日子早就苦不堪言,也“越来越厌倦不变调的对抗性言论和对俄罗斯无休止的无端指责”。
刚刚过去的这周,欧洲民众的罢工和游行更是愈演愈烈。
9日,比利时和希腊均举行全国性罢工。比利时多个城市的公共汽车和地铁交通已处于停滞状态,希腊则因为交通部门均参与其中,海陆空集体瘫痪。
10日,英国工会发起大罢工,伦敦地铁和公交大面积停运。同一天,法国也举行今年第三次跨行业大罢工,巴黎地铁七条线路完全关闭。
前几日,意大利数万人还举行了反战反制裁游行。有受访游行示威者表示,“欧洲主要国家现在争相加强军备,我认为不能这样,当务之急是实现和平,但欧洲加强军备显然不是为了和平”,“不能让普通民众为冲突埋单,冲突是政府决定的,但承受代价的总是民众”。
在这场游行之前,意大利政府已冻结向乌克兰发送新一批即第六批军事援助。意大利前总统贝卢斯科尼也为结束俄乌冲突提出了一个建议:停止一切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美国和西方国家只给乌克兰重建城市的费用。
日前,法国也公开了智库报告,正面回应了“谁是法国的敌人”这一问题。该报告直言,法国的敌人在华盛顿和伦敦,而非北京和莫斯科……
被伤害如此之深的欧洲,还会配合美国继续“表演”下去吗?
2
美国计划从欧洲那里“割的肉”,远不止能源价格那么简单。
制造业方面,难以负担的能源价格迫使大量原本属于欧洲的制造业加速回流美国。
美国总统拜登前段时间签署的《削减通胀法案》更是通过不正当竞争手段扶持“美国制造”,“吸走”了大批“跑路”的欧洲企业。
经济方面,11月美联储连续第四次加息,欧洲经济濒临衰退。欧洲《现代外交》网站刊文称,美国政府就是欧洲财富外流的始作俑者。
种种困境交织下,欧洲好像终于坐不住了。
7日,欧盟方面明确表示,因美国政府的《通胀削减法案》破坏美欧之间“公平竞争”环境,欧盟已向美方发出书面警告,并将考虑采取报复性措施。
欧盟认为,该法案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相关产品等领域带有歧视性要求,使欧洲产品难以在美国保持竞争力,破坏了贸易领域的公平竞争原则。
有欧盟委员表示:如果以目前的形式实施,该法案不仅可能给美国及其最密切的贸易伙伴造成经济损害,导致效率低下和市场扭曲,还可能引发一场有害的全球补贴竞赛,争夺绿色转型的关键技术和投入。
其实早在上个月底,在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巴黎举行会谈时,就已经表达对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担忧,认为该法案“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接下来可能会考虑对美国进行贸易报复,对美国掠夺欧盟的行为进行反击。
一些经济学家也警告,能源价格剧烈波动和供应链持续阻滞正威胁欧洲,可能导致欧洲开始“去工业化”。在美国较稳定的能源价格和政策支持吸引下,欧洲企业正把生产转移到美国。
换言之,不管哪条赛道,美国都是欧洲能源危机的“最大受益者”。
与此同时,欧美在俄乌冲突方面的统一战线也面临迅速瓦解的风险。因为共和党人大多不支持援乌,欧洲也担心共和党一旦赢得本次中期选举控制国会,可能会结束美国对乌克兰的关键支持。
当然,欧盟自己其实也已经拿不出钱了。欧盟曾承诺今年援助乌克兰90亿欧元,但8日声称,最后30亿欧元无法在今年年内到位。
不过美国那边,自己的算盘正打得响亮,一点不想吃亏。
本周有消息人士透露,白宫要求盟友不和俄罗斯来往,自己却在私下要求美国各大银行与俄罗斯“有战略意义的企业”继续保持业务往来,其中包括摩根大通以及花旗集团等银行业巨头,为了减少对俄制裁带来的不利影响。
3
同时,在俄乌冲突上美国开始筹划第二手准备,那就是往欧洲运送核武器。
据英国《卫报》报道,拜登政府此前提交给美国国会的2023财年国防预算文件显示,美国计划投入3.84亿美元,对位于英国、比利时、德国、意大利、荷兰和土耳其等6个北约成员国的核弹存储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使其具备部署B61—12型核弹的能力。
这种战术核弹原定明年春季交付,如今提前到今年12月运抵,预计在明年3、4月份部署完成,正式形成战斗力。
有分析认为,美国此举是为防止乌克兰输掉决战,想在最后关头将核武器作为筹码,与俄罗斯谈判。
只是最后受伤的,恐怕依然是欧洲。
虽然美国口口声声说加速部署与“当前乌克兰局势无关”,但在欧洲升级武器库无疑会给俄乌冲突火上浇油。
俄驻美大使阿纳托利·安东诺夫近日指出,“在局势紧张、风险激增的现阶段,核国家承担着防止局势升级的特殊责任。”
在非核国家境内部署此类核武,本身也违反了核不扩散条约,无疑会提升爆发动用此类核武之战争的风险。
一方面,此举加剧了欧洲乃至全球的“核扩散”风险。将使欧洲“核风险”进一步上升,给欧洲乃至全球战略安全与稳定、国际军控体系都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
但另一方面,对一些深陷俄乌冲突的北约国家来说,也是不得不对美国体现出极强的安全依赖,希望通过与美国实现“核共享”,提高自己的安全感。
美国与欧洲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欧洲可能还不想从“装睡”中醒过来。
相关文章:
- 财政部下达2022年中央企业独立工矿区市政社区等办社会职能运营补助资金预算
- 佳兆业集团发布2021年业绩 收益355.45亿元同比减少36.27%
- 李茂洪夫妇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花1.3亿成为三威新材大股东,现在要IPO
- 比亚迪变相降价!两大主力车型最多减8800元,汽车“降价潮”来了?
- 遭遇“打假”之前,“疯狂小杨哥”是如何疯狂起来的?
- 全国人大代表、泸州老窖品鉴创新中心总经理曾娜:多举措加强“非遗”传承和保护
- 午评:沪指高开低走跌0.3% 超导概念股横空出世
- 股民连夜补习!室温超导究竟是什么?
- 苹果发布会超前瞻:Apple Watch 更大更贵,可能还有一个大惊喜
- 今世缘高端化投入影响研发,广告费用为研发费用18.69倍
相关推荐:
- 央行等八部门:支持境外发起的私募基金试点通过QFLP投资境内科创企业股权
- 车市价格战白热化 谁占先机谁受伤
- 国内首份智能驾驶年度分析报告即将发布!行业重要标准制定,上市公司透露布局动向,这些业绩预喜股获加仓
- “医美茅 ”爱美客晒单:营收净利增长超三成,毛利率逼近95%,股价却遭“砸盘”
- 夏粮收购进展总体顺利
- 前两月股票策略业绩领跑 明星私募投资均衡布局 超八成股票策略私募赚钱 头部机构青睐有色金属
- 直击平安银行业绩发布会:董事长每天都看零售数据,高管称提前还贷有所增加但规模较低
- 许彦冰任安信证券资管首席信息官
- 上交所暂停异常交易行为投资者账户交易,天鹅股份一字跌停
- 今世缘投资成立科技公司 经营范围含智能机器人研发
- 央视聚焦个人养老储蓄:发行目的是什么?收益情况又如何?
- 世界杯,开幕!网友:“我的DNA又动了!”,中国企业13.95亿美元成本届最大赞助商
- 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Temu已在海外上线
- 抄百度百科?民进党基隆市长参选人蔡适应被曝博士论文结论抄袭率达33%
- 上期所举办2022年期货公司首席风险官培训会
- 中字头股票持续飙升,中铝国际直线暴涨27%
- 楼市再迎利好!“金融16条”出炉: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支持优质房企发行债券融资
- 专访|法国驻华大使罗梁:欧洲各国“抢气”的说法有点过时了
- 两名高管被列入“黑名单”私募上海民享因失联被强制注销 重罚之下行业严监管成共识
- 水利建设支撑岁稔年丰——数据里的“中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