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影票房陷入低谷 影业破危要拿出“杀手锏”
作者:姜天骄
3月份以来,杀手锏国内电影票房陷入低谷,国内多地影城单日售票仅为个位数,电影低谷每天都有不少影院被迫停业。票房破危对此,陷入一些影院将眼前危机归因于疫情反复,影业期待有关部门出台扶持政策,拿出以解燃眉之急。杀手锏
现阶段,国内各地纷纷为电影市场纾困出招。电影低谷浙江温州、票房破危金华两市先后发文,陷入按座位数给予影院每座每月25元的影业补贴。紧接着,拿出深圳也对电影院予以支持,杀手锏单个企业最高补贴60万元。这些真金白银的帮扶对电影市场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但是,影业也应该认识到,政策扶持虽是一剂良药,却治标不治本。对政策过分依赖并非长久之计,还会掩盖行业真正的“病根”。
从表面看,受疫情影响,宅经济兴起,短视频、网络电影等线上娱乐形式吸引了大众“注意力”,大有取代线下观影的趋势。更深层的问题是,近两年电影市场供给不足,观众观影意愿降低。2020年疫情造成大批剧组停工,今天电影市场“片荒”正是当年疫情留下的“后遗症”。目前市场储备的优质影片为了“求稳”更愿意挤国庆、春节等热门档期,平日里要么没有新片上映,要么都是“似曾相识”,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观众走进电影院观影的热情。
吸引观众重回电影院,必须拿出真正的“杀手锏”,也就是充足、优质的影片。去年国庆档,《长津湖》激活了电影市场,也带来电影市场一时的繁荣。但是,一部《长津湖》远远不够,电影院要想摆脱困境走出低迷,需要更多《长津湖》扛起票房大旗。《长津湖》对电影市场更大的意义在于提振行业信心。疫情对电影市场的影响只是暂时的,上游的电影制作公司应保持战略定力,强化精品意识,增强市场竞争力,为日后电影市场复苏储备充足“弹药”。
近年来,由于行业不景气和疫情反复等风险,资本对投资影视越来越谨慎,融资难问题导致整个产业发展放缓。电影创作周期长、投入大,依靠企业自身资金难以合理高效地保障企业及电影项目的运转。电影企业要借助金融机构力量帮助自身“补血养气”。金融机构应根据电影企业特点制定专门的服务与产品,让资金主动、高效、有序地参与电影行业。
换个角度看,眼下危机对于影院来说未尝不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虽然我国银幕总数突破8万块,位居世界首位,但与高速增长的影院数量相比,近年来全国影院的场均观影人次持续下降。这也暴露出我国影院建设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影院过度集中造成单厅人次下降。这或将倒逼电影院线公司跨地区、跨所有制进行院线整合,刺激市场优胜劣汰,推动院线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长远看,影院的“沉浸式”消费体验不会改变。电影院的价值不只是娱乐消费,还有满足社交需求的功能等。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行业应该化危为机,抓住电影市场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深入研究电影市场供给与需求变化,使电影产业发展逐步走上健康轨道。
(责任编辑:综合)
- 雅诗兰黛近200亿收购TF背后:汤姆·福特挽救古驰、创立TF、拍电影,他的人生比口红色号多彩
- 泰达宏利基金:指数短期震荡,结构性行情仍在
- 各期限信用债收益率日内多数下行 远洋集团美元债下跌4.224pt
- 南昌货拉拉平台被指四舍五入多收费,市监总局:不属价格欺诈
- 研究生嫖娼被开除后起诉学校,一审宣判!
- 阿里巴巴发布数实融合趋势观察:数字化与低碳化开始孪生发展
- 武汉大学出现一例霍乱病例 官方通报处置情况
- 收评:生猪期货强势翻红,盘中一度跌逾3% 甲醇跌逾5%
- 最屈辱的物企并购案
- 光大期货【镍】:情绪持续走弱 镍价跌多涨少
- 英媒:“下基层”成为中国大学生新选择
- 英国政局变天 英股还值得投资吗?
- 线上渠道表现不如对手,丸美特招一位电商高管
- 上海疫情期间侵吞、倒卖捐赠物资,他获刑一年,处罚金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