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为太平洋秘密行动准备?美军演练核潜艇投送特种部队 正文
时间:2025-07-08 01:02:26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热点
参考消息网7月7日报道 据美国军事网站7月5日报道,近期在太平洋和地中海举行的由美国海军潜艇和海军陆战队特种作战人员参与的演习,凸显了一种被忽视的渗透和撤离方法,这种方法在对华冲突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原标题:为太平洋秘密行动做准备?为太美军演练核潜艇投送特种部队
参考消息网7月7日报道 据美国军事网站7月5日报道,近期在太平洋和地中海举行的平洋由美国海军潜艇和海军陆战队特种作战人员参与的演习,凸显了一种被忽视的秘密美军渗透和撤离方法,这种方法在对华冲突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行动
2021年初,准备种部海军陆战队侦察部队与“俄亥俄”号核潜艇在冲绳附近进行了一次罕见的演练演练。今年早些时候,核潜美国海军陆战队与“佐治亚”号核潜艇在地中海进行了训练,艇投以便“同步”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送特行动。
报道称,为太尽管潜艇行动主要与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或美国陆军“绿色贝雷帽”潜水作战人员有关,平洋但海军陆战队特种作战人员素有执行潜艇行动的秘密美军惯例——1942年8月,海军陆战队突袭部队是行动第一支执行潜艇突袭任务、攻击太平洋上马金岛的准备种部美军部队。
报道称,演练利用潜艇让特种作战部队执行渗透和撤离任务的主要好处是更加隐蔽,难以被发现。
与依靠MH-60直升机或MC-130运输机投放部队相比,借助潜艇运送部队要隐蔽得多。如果渗透和撤离行动进行得当,敌人可能永远都不知道美国突击队员以及运送他们的潜艇曾来过这里。
退役海军陆战队突袭部队少校弗雷德·高尔文对商业内幕网站说,潜艇行动使得“海军陆战队侦察部队和突袭部队能够悄无声息地渗入敌军,执行侦察或突袭任务”。
高尔文还说,这使得作战人员能够执行“战略性”任务,它同时也“影响了敌人的心理,因为他们无法轻易做好防御工作,为此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报道称,在广袤的太平洋上,潜艇行动在对华冲突中可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使海军陆战队特种作战人员能够开展攻防行动。
曾与“俄亥俄”号核潜艇一起进行演练的海军陆战队侦察部队指挥官丹尼尔·罗曼斯少校在一份新闻稿中说:“作为第一岛链上的内线部队,海军陆战队侦察部队要能够被部署在美国海军的各种平台上,以增强其在沿海环境中的杀伤力,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报道称,不过跟特种作战人员采取的大多数渗透和撤离办法一样,潜艇作战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潜水作战人员在生理上面临很大风险,当核动力潜艇参与时,这种风险只会进一步增加。
高尔文说:“这些风险包括:由于复杂的压力变化,作战人员在执行潜艇锁入、锁出和闭路潜水作业时面临重大的生理风险。”
利用锁入和锁出技术,作战人员可以进出水下潜艇,不被敌军的肉眼或传感器发现。海军拥有一定数量的潜艇,它们配备了专门设计的“锁闭舱”。在投放点,作战人员戴着水下呼吸器进入锁闭舱,这个舱注满了水,以达到与外界相似的水压。一旦达到适当的水压,作战人员会打开舱门,前往目标地带,同时带上所有必要的装备,比如充气艇。
在整个过程中,潜艇一直处于水下,但靠近水面。
在锁出行动中,突击队员必须非常小心地调整空气成分,确保锁闭舱里的空气不会含有太多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对作战人员来说可能是致命的,它还会危及整个任务,因为太多二氧化碳会产生气泡,敌军可以用声呐设备探测到这些气泡。
报道指出,执行锁出行动并不是小菜一碟,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很多差错,尤其是在作战行动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比如在夜间行动和执行秘密行动。
高尔文说,在行动过程中犯错“可能导致人员出现抽搐、缺氧、减压病,以及分不清方向、导航出错、疲劳、氧中毒、严重痉挛(尤其是在寒冷天气下的潜水作业中)和设备出现故障,进而导致整个团队无法继续执行水下任务”。
报道称,其中一些副作用可能在水下渗透或撤离行动之后出现,甚至可能对受影响的作战人员产生长期影响。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为什么男人看球爱喝啤酒?2025-07-08 00:41
西媒点评挑战美元霸权的五大“项目”2025-07-08 00:33
大摩:维持友邦保险增持评级 目标价112港元2025-07-08 00:31
足球报:陈戌源曾劝李铁退还武汉长江4800万遭拒绝2025-07-08 00:30
凯添燃气三季度分红除权除息日为11月30日2025-07-08 00:17
足球报:陈戌源曾劝李铁退还武汉长江4800万遭拒绝2025-07-08 00:08
日本央行YCC如何破冰?或转向更短期限,推动日元升值2025-07-08 00:05
韩军称朝鲜发射一枚型号不明的弹道导弹2025-07-07 23:45
不到一年半,原长江资管总经理唐吟波回归券业,任职东海证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2025-07-07 22:39
韩军称朝鲜发射一枚型号不明的弹道导弹2025-07-07 22:20
财政部发布“财政政策执行半年报” 提出下半年6大发力方向2025-07-08 01:01
消费恢复未达预期,肉禽短期能否迎来提振转机?2025-07-08 01:01
东部战区舰艇编队,开火!2025-07-08 00:47
“去美元化”注定发生!罗斯福1934年大萧条的历史重演:黄金、房产成为最佳资产2025-07-08 00:42
汽车公司的世界杯之战:大众斥巨资“押注”七支球队,丰田没有赞助日本队2025-07-08 00:29
日本加入电动车补贴大战!针对电池工厂投资将补贴三分之一2025-07-08 00:12
中联重科2月20日斥资约338.74万元回购52.14万股2025-07-08 00:08
兴胜创建2月20日斥资约81.2万港元回购70万股2025-07-07 23:54
跳出保理看保理 中银协发布报告就保理业务发展提出两大建议2025-07-07 23:48
建信期货:地产高频数据改善 经济复苏信心增强2025-07-07 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