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净利暴增超5倍,下半年新能源车如何布局?
来源:华盛通
华盛资讯,比亚倍下半年7月14日晚公告称,迪净公司预计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8亿元至36亿元,利暴同比增长138.59%至206.76%;扣非后净利润25亿元至33亿元,增超同比增长578.11%至795.11%。源车
图为:比亚迪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
2021年的何布比亚迪,受困于原材料上涨、比亚倍下半年疫情等不利因素,迪净实现归母净利润30.45亿元,利暴同比下降28.08%,增超并且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源车现象。
图为:比亚迪2021年年报部分财务数据
今天比亚迪股价大涨,何布A股比亚迪大涨超7%,比亚倍下半年H股当中比亚迪股份大涨超5%,迪净资金做多热情高涨。利暴
行情数据来自:华盛通
受比亚迪的强势影响,A股市场中,新能源汽车板块再度走高,长安汽车大涨6%,大涨5%。
行情数据来自:华盛通
港股市场中,广汽集团,比亚迪股份涨超5%,,涨超4%,,涨超2%。
行情数据来自:华盛通
为何到了2022年上半年,比亚迪就能扭转2021年遭遇的问题?对于2022年下半年,比亚迪又能否维持今年上半年的增长态势?
新能源汽车销量屡创新高
对于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计大涨,比亚迪明确提及“新能源汽车市场一枝独秀”。
比亚迪称:“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势头强劲,屡创历史新高,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同比实现迅猛增长,推动盈利大幅改善,并一定程度上对冲了上游原材料价格带来的盈利压力。”
7月初,比亚迪明确超越特斯拉,登顶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比亚迪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64.14万辆,同比增长315%。而特斯拉2022年上半年全球交付量56.4万辆,较2021年上半年的38.62万辆同比增长46%。
图为:比亚迪2022年6月产销快报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此前提及:“我们能做多大,看市场有多大空间。”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正在加快。乘联会7月8日消息,2022年6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27.4%,较2021年6月14.6%的渗透率提升12.8个百分点。
王传福此前预判,按照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变革速度,以及基于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以市场驱动为主的情况,2022年底预计渗透率可达35%。
“现在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要想超车只能更快。”王传福表示,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化进程正在加速,谁能赢得更大的市场,就看谁的资源多、供应链更完善、产品优势更大。
增收不增利问题已解决?
2022年上半年面临的问题与2021年类似,依旧存在的不利因素包括:疫情、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那么比亚迪2022年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为何逼近2021年全年?
“比亚迪会通过规模化、高度垂直一体化等方式,挖掘一切可能的成本空间。”王传福此前在2021年度股东大会现场表示,公司将在规模化过程中逐步降低成本,通过规模化的效益来提升利润空间。
比亚迪一直强调其成本控制能力。从公司其他业务来看,2022年上半年的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虽然受消费电子行业需求疲弱的影响,但得益于公司成本控制能力的提升,以及产品结构调整,盈利能力有所恢复。
而比亚迪高度垂直一体化的优势,助力其应对此前疫情、原材料价格暴涨、供应链不稳定等严峻挑战。王传福此前介绍,公司形成了一整套新能源汽车研发配套生产体系,并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领域,实现了全球的技术和产业的引领。
同时,王传福在4月份对外介绍,上游原材料价格暴涨是行业需要克服的挑战,比亚迪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布局锂资源储备。
在与A股公司的股权合作方面,比亚迪通过参与产业链上游企业的定增,结盟四川路桥、盛新锂能;通过入股合作方子公司,绑定道氏技术、杉杉股份。这些合作集中在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与近两年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等相对应。
国产汽车进入高端化阶段
国元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国产品牌汽车正在迎来历史上第三次高端化阶段,此次高端化是融合电动智能的品牌高端化,智能化正是品牌塑造的关键领域。加之L4场景集中“降维” L2+,智能网联汽车迎来前自动驾驶阶段的繁荣期。落地称为当前发展的核心关键词。 建议主抓发展趋势明确的域控制器等领域,以及产品智能化落地的高聚集领域,智能座舱、车灯、天幕玻璃、线控底盘等。给与汽车与零部件行业推荐评级。建议重点关注: 比亚迪(002594.SZ)、双环传动(002472.SZ)、祥鑫科技(002965.SZ)、星宇股份(601799.SH)。
历史经验表明,汽车行业二级市场表现与销量增速高度一致。下半年受宏观经济复苏和产业促进政策推动,汽车销量将保持持续恢复状态, 汽车二级市场仍然保有较好的β价值。
受前期连续上涨推动,行业PE已达前期高位。加之行业一、二季度受疫情冲击明显。预期中报期行业将出现震荡表现。同时由于以合资龙头为代表的传统车销量在过去几年已经出现下滑趋势。新能源汽车快速替换,长驱直入。加之刺激政策之后总有透支效应, 2023年燃油车销量预期难言乐观。该行认为行业复苏短期趋势,不掩电动智能渗透的长期大势。因此复苏无法作为强α的有效支撑。从弹性和可持续性来看,标的选取,必须成长为矛,复苏为盾。
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领域的全新品类,已经演绎出自身的产品生命周期曲线。 从萌芽期的油改电攻对公市场,到成长初期的差异化品牌打造,再到当前混动车型率先处理好差异化、功能性与成本的平衡,实现差异化引领、大众化渗透。发展脉络清晰,需求前景明朗。 核心约束是供给端有效供应不足。因此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投资策略,正式主抓有效供给,优质供给,带动响应供应链快速成长。
下半年新能源汽车能否延续强势?
展望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决定景气度是否延续。那么下半年汽车板块的景气度是否能够持续演绎?
回顾19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与行业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走势相关性较高,随着新能源渗透加速,新能源汽车销量将会是景气决定的关键因素。结合前文分析,目前在政策利好下,汽车行业基本面向好趋势已经较为明朗,政策刺激的实际效果将成为全年看点。分季度看,除了受到政策拉动外,22Q3主要由疫后需求递延驱动,而Q4作为汽车销售旺季,金九银十和年底抢购活动将带动销量,因此目前仍然是销量兑现的早期阶段,观察窗口期仍未过去。我们推演了全年悲观、中性和乐观假设情境,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在 553~650万辆区间。
① 乐观假设下,考虑政策利好下汽车行业下半年能完全恢复疫情造成的缺口,供给端无约束,根据中汽协于21年12月底发布的预测,全年汽车销量预计为2750万辆,同比增速约为5%。22年上半年受燃油价格提升影响,4-5月新能源渗透率达到24%以上,假设下半年在政策刺激力度较大以及油价较高的背景下,全年新能源渗透率在24%左右,对应新能源车销量为650万辆,同比增速达到85%。
② 中性假设下,若政策刺激下6月后需求恢复疫前水平,但全年销量仍略受疫情拖累,则全年汽车销量预计为2563万辆,22年1-5月新能源渗透率接近21%,假设下半年新能源渗透率爬坡速度放缓,全年渗透率为23%,则对应新能源销量为590万辆,同比增速达到68%。
③ 悲观假设下,若政策拉动需求不及预期,需求同比增速缓慢回升,则全年汽车销量预计为2513万辆,假设下半年新能源渗透率遭遇增长瓶颈,对应新能源销量为553万辆,同比增速为58%。
温馨提示:新浪集团旗下的华盛证券,持有香港证监会1/2/4/5/9号牌照,足不出户,新浪财经用户0成本开户入金,开通服务后就能同时交易港股,美股。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