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个人数字碳账本走进国际视野,消费端减排驶入快车道 正文
时间:2025-07-07 13:40:53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热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崔净萌北京报道 当前,为推动落实消费端绿色转型,我国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已先后涉足消费端碳布局,依托各自的资源禀赋,拓展碳账户覆盖范围并提供绿色行为激励。 近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崔净萌北京报道 当前,个人为推动落实消费端绿色转型,数字驶入我国地方政府、碳账金融机构和企业已先后涉足消费端碳布局,本走依托各自的进国际视减排资源禀赋,拓展碳账户覆盖范围并提供绿色行为激励。野消
近日,费端我国多元碳普惠机制及应用成果“绿普惠云-碳减排数字账本”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上亮相,快车进一步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碳账本的个人创新实践和在全民碳减排领域的创新成果,展现了中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提供的数字驶入解决方案。
据了解,碳账“绿普惠云-碳减排数字账本”自发布以来,本走共为1400万用户建立了碳账本,进国际视减排累计减排次数3.8亿次,野消共产生减排量18万吨,费端实现了政府顶层设计、企业主体参加、公众踊跃参与的长效机制。
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执行主任、绿普惠创始人陶岚早期就参与了碳普惠的设计开发和运营工作。近日,她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做碳普惠的初衷源自于碳普惠和绿色消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中国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杜少中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建立碳账本的意义在于把中国的数字化等优势与碳普惠理念结合起来,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方面打造出具有世界意义的案例。
多方构建碳账户平台
业内普遍认为,碳账本(又被称“碳账户”)是企业或个人在生产、生活行为产生的二氧化减排量的存储账户,包含碳减排量数据采集、核算、评价等环节。碳账本一般分为企业碳账户和个人碳账户。
“个人的消费端其实就是企业的需求端,需要找到适当的激励和助推方式,充分覆盖消费、投资场景,借助平台企业,金融机构的能力,推动绿色消费需求提升,形成市场的绿色溢价,建立生产端低碳转型的市场牵引。”今年9月,战略发展部董事总经理卢乐书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指出了消费端碳减排的痛点。
多方主体已认识到绿色低碳发展的长期潜力以及碳账户作为微观基础设施的统筹性、关键性作用,以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为主导,各方已先后涉足碳账户体系布局,在搭建碳账户这条赛道上开启了竞逐与协作。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不完全统计,碳账户体系建设在全国各城市多点开花,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衢州、湖州等多城市纷纷因地制宜,开展碳账户创新探索。
金融机构方面,、平安银行、、等银行已建立起依托银行金融系统的企业碳账户或个人碳账户并启动使用。
企业方面,基于平台优势和技术支撑,互联网行业成为目前国内试水碳账户的“先行者”,腾讯和阿里巴巴目前均已针对企业或个人建立起各自的碳账户体系。
碳账户对于企业来说,可以进一步帮助完善碳排计量管理,帮助企业高效管控各环节能源消耗及减排情况;对于个人来说,可以实现碳排的精确计算,推动个人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消费理念。
碳账户所提供的相关数据也将促进企业、个人和银行等的有机联结,有效引导更多的生产、投资、消费活动,帮助实现各个环节的全面碳中和。
建立多元碳普惠机制
碳普惠是鼓励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
“多元化碳普惠机制具有滚雪球效应。随着政府参与的程度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也会选择加入。这样我们就可以慢慢看到滚雪球效应,形成网络效应、规模效应。”陶岚向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说。
10月31日,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北京绿普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绿普惠)共同开展的“绿普惠云-碳减排数字账本标准开发及地方试点项目”(以下称项目)在北京顺利结题。项目推进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多元化碳普惠机制的落地实践,这种机制由政府负责顶层设计,包括但不限于设计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管理办法,出台相关方法学和标准,促进碳普惠减排量的交易,实施政策激励等;企业积极参与提供多元减排场景及市场化的激励模式,公众踊跃广泛参加。各参与机构之间互不隶属、合作共赢,共同推动全民绿色低碳行动,是新型的环境治理体系下碳普惠发展的新模式。
据陶岚介绍,通过绿普惠云把场景方的数字平台类企业(如美团、饿了么、快电、滴滴、京东、广汽、爱分类爱回收、国美、大中等)依托政府碳普惠平台与需求方、激励方的众多品牌企业、银行等有机的衔接起来,真正实现碳普惠供给与需求的对接,形成碳普惠个人碳减排量的消纳闭环,促进碳普惠平台的持续运营。
个人行为对中国乃至全球碳排放都影响巨大。联合国环境署相关报告指出,家庭消费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二;从中国碳排放结构来看,26%的能源消费直接用于公众生活。可见,推行绿色生活方式已成为减缓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
陶岚介绍,用户可以在各数字平台企业践行绿色低碳行为,经用户授权后,政府碳普惠平台可记录并量化用户绿色低碳行为,然后用户可以随时去查看碳账本,获得政府的激励和获得社会力量的心理。例如用户使用美团骑车就可以去平台上领碳积分激励换取奖励,通过政府平台,不仅实现了个人、企业、政府的连接,还实现了企业和企业之间形成了一种口令,带动了用户减排。
在企业兼容度和标准方面,陶岚介绍道,在标准领域,绿普惠于去年中华环保联合会立项的首个公民绿色行为碳减排量化团体标准导则已在2022年4月29日发布。该准则可以作为碳普惠领域的第一个标准,也为消费端碳减排提供了一个标尺,对碳普惠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陶岚表示,“之前倡导绿色出行,只提到衣食住行这种宏观的领域,但其具体做法的细分仍不具体。比如说‘行’可以列出很多种。但碳普惠将公交、地铁、新能源汽车、顺风车、骑行等出行方式独立出来,依托中华环保联合会,牵头制定了《公民绿色低碳行为温室气体减排量化导则》团体标准,推荐7大类40个绿色行为,为政府做碳普惠提供了标识,并告知用户哪些行为是可以在碳账本、碳普惠平台记录的。”
碳普惠合作网络以消费端减排为目标
11月11日,中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国家联络人向《公约》秘书处正式提交《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进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进展报告》)。《进展报告》体现了中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决心和努力,在第二章节第六部分“绿色低碳全民行动蔚然成风”中重点提及“探索开展创新性自愿减排机制—碳普惠,激励全社会参与碳减排”。
为推动消费端减污降碳,利用数字技术促进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碳普惠合作网络”打通了国家部委、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知名企业、主流媒体,形成合力推动碳普惠行动,完成一个个减排目标。
“碳普惠合作网络”以消费端减排为主要目标,以创新碳普惠机制为主要路径,以激励公民践行绿色低碳行为和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为主要方向,按照“众筹、共享、合作、多赢”的原则和“互不隶属,合作共赢”的运行方式, 聚合整合社会各方力量,推动全民绿色低碳行动,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注入新的活力。
在10月27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中提及碳普惠和“碳普惠合作网络”。其中“合作网络”作为创新碳普惠机制,激励公民践行绿色低碳行为,推动建立多元社会化碳普惠参与机制被正式写入国家政策文件。
多元碳普惠机制已在北京市、山西省试点应用。2022年8月10日,由北京市发改委指导,北京节能环保中心推出的北京绿色生活碳普惠平台暨个人碳账本正式上线。2022年9月18日,由山西省生态环境厅指导推出的山西碳普惠机制暨个人碳账本在“第三届黄河峰会”上正式发布。两个地方政府均将碳普惠纳入《公民绿色低碳行为温室气体量化导则》的低碳行为,为碳账本提供技术支持,多家“碳普惠合作网络”单位积极参与平台建设,提供多种减排场景和激励机制,打通了企业合作壁垒,实现减排数据滤重汇总,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和推广活动。
(实习生廖怡媛有贡献)
(作者:李德尚玉,崔净萌 编辑:李博)
“第一理财子”招银理财换帅!54岁老建行汪涛回归总行零售条线,权益掌门人离任后遭遇赎回潮2025-07-07 13:34
金美信消费金融拟发行首期ABS募资5亿 近三年不良率连年攀升2025-07-07 13:09
工信部:1-10月信息通信行业运行平稳,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2025-07-07 12:26
对话张虹:21年,链家正成为真正的“国民品牌”2025-07-07 12:20
摩根大通:瑞信理财业务资金持续外流令人担忧2025-07-07 11:53
平安理财总经理张东:理财公司需以资产配置为内核 坚持稳健定位2025-07-07 11:43
动力电池产能过剩来临,如何看待半山腰的风景?2025-07-07 11:40
早盘:美股全线走高 道指上涨300点2025-07-07 11:22
徽商银行原掌门人被“双开”,被查前一年履新安徽省担保集团,这家银行已有三任“一把手”相继落马…2025-07-07 11:22
企鹅兰登书屋收购西蒙与舒斯特的交易据悉告吹2025-07-07 11:00
合众思壮被处罚预告 投资者索赔将启动2025-07-07 13:26
标的公司增值八倍,“半价”发行股份支付,信安世纪巨额商誉“埋雷”2025-07-07 12:36
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 工业经济展现较强韧性2025-07-07 12:17
我助你世界杯,你给我“打气”!卡塔尔能源与中石化签订27年购销大单,网友却问:油价能降吗2025-07-07 12:01
国际油市突发巨震!据称沙特正推动欧佩克增产50万桶/日2025-07-07 11:51
港中旅拟以1.25亿元转让苏州姑苏饭店100%股权2025-07-07 11:29
邦达亚洲:经济数据表现良好 英镑逆市收涨2025-07-07 11:10
萤石再度涨价概率高,产业链高管密集增持2025-07-07 11:03
方证视点:“三低”择股 “四不”原则2025-07-07 10:59
中信证券:维持敏华控股买入评级 目标价10港元2025-07-07 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