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业提前筹划开门红产品 业界预测“逆风翻盘”可能性大
本报记者 冷翠华
进入10月份,逆风翻盘率先启动2023年开门红产品宣传,寿险拉开了寿险业2023年开门红序幕。业提业界预测
当前,前筹寿险市场仍处在深度转型期,划开新单增长乏力,门红业界各方高度关注2023年开门红业绩。产品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逆风翻盘业内人士认为,展望2023年开门红,寿险寿险业面临较好的业提业界预测外部环境,叠加产品本身的前筹竞争力、更加丰富的划开营销方式等因素,有望实现“逆风翻盘”,门红实现真正的产品“开门红”。
险企积极备战开门红
在中国人寿启动2023年开门红的逆风翻盘同时,其他险企也在积极备战。有险企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10月13日开始,公司将组织营销员进行为期3天的2023年开门红封闭式培训,随后将正式启动开门红产品的销售。
保险业素有“开门红、全年红”的说法,也就是说,一季度业绩对全年业绩目标的达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门红备战一般从前一年的10月份启动。
今年,寿险业仍面临业绩增长乏力、保险营销员持续流失等多重挑战。由于新单销售乏力,上市险企的新业务价值(NBV)呈负增长态势,业界普遍预计全年NBV增幅难以“转正”。
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保险公司还是业界各方,都对2023年开门红充满了期待。“无论是行业还是市场,更多将目光投向2023年,积极备战2023年开门红成为共识。”郑积沙团队表示。
深圳市靠谱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CEO吴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注重开门红的险企主体更多,启动时间提前,激励力度加大,手段更为丰富,但最终业绩受多种因素影响。
从最早推出2023年开门红产品的中国人寿来看,其主打产品为“鑫享未来”。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分析认为,该产品由快返型“年金保险+万能账户”构成,其相对竞争力在于,对应的万能账户最高结算利率可达4.8%,不过也需要注意,万能账户写进合同的保底利率才是“最后的防线”,当前的结算利率并不代表未来的实际利率,存在一定不确定性。郑积沙团队认为,该产品延续了高流动性的打法,叠加年金险的较高收益特征和刚兑属性,具备显著竞争力。吴军则表示,单看产品本身的收益率,并无显著优势,但中国人寿还有品牌、服务等“加分项”,因此,其具备一定的综合竞争力。
目前,大部分险企2023年开门红的主打产品尚未正式亮相,但业界分析人士认为,储蓄类保险产品仍将是主流。吴军认为,开门红期间的主打产品将以高性价比的储蓄类保险为主。杨帆认为,险企在个险渠道将以“快返型年金+万能险”的双主险组合为主,同时会增加养老社区等养老保障服务;在银保渠道、线上或线下经代平台,预计还会主打增额终身寿险。
业绩小高峰可期
目前来看,险企对自身开门红业绩的预期比较谨慎,但分析人士大多认为,寿险业2023年开门红业绩可期。
“我们认为,随着经济增长修复、社会活动有序恢复、居民风险预期改善、自身产品力提升和竞品性价比走低等,开门红有望扭转颓势、实现正增长。”郑积沙团队表示,一方面,当前开门红产品本身具备明显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长期市场需求终将在短期抑制后迎来均值回归。
“我对寿险业2023年开门红的预期比较乐观。一方面,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更多人意识到对未来规划以及抵御风险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保本理财正式退出市场后,人们对保险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开门红产品一般都比较有竞争力,能进一步激发人们的购买需求。”杨帆表示。
友泰商服CEO赵大玮也表示,预计2023年寿险业开门红可能迎来业绩小高峰。
另一位分析人士表示,从需求侧看,最近几年受到压抑的市场需求有望迎来反弹;从供给侧看,虽然近两年保险营销员大幅缩减,但减员增效过程中,精英人力资源得以留存,并且产品研发板块维持稳定。从外部环境看,宏观利率处在下行区间,资本市场呈大幅震荡态势,给开门红储蓄类保险产品设计和销售提供了较有利的外部环境。同时,为了做好开门红,大量险企会加大资源倾斜力度,通过优化产品设计、加大营销力度等方式激发消费者需求。因此,整体上看,寿险业有机会在开门红期间实现业绩“逆风翻盘”,在低基数的基础上实现较快增长。
不过,吴军的预期相对谨慎。他表示,考虑到经济形势、疫情影响、行业竞争同质化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寿险业开门红同比增长的总体难度在增加,但不同险企间可能出现两极分化,部分险企沿用传统打法,开门红工作效率可能会明显下降,但面对新兴市场、新的中高净值人群,部分险企可能会有出色表现。
-
数百家公司撑起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闯出中国新赛道:锂电相公司330家,新能源车相关公司400家,充电桩100多家明星基金经理警告:美股当前上涨是“熊市陷阱”,标普500或暴跌30%100万6年亏成1.99万!投资者怒告私募机构国家发改委:猪粮比价回升至二级预警区间超16亿元央企独立工矿区市政社区等办社会职能运营补助资金下达热榜!财经大V炒期货,交割了300多万斤苹果现货,啥情况?本人回应......广深港高铁加开列车,内地更多城市可直达香港新能源市场扩张带动钼锑价格走高 哪些上市公司“家中有矿”?“掌上高铁”更名,乘客吐槽高铁Wi-Fi形同虚设大牛股突发!狂飙220%,交易所突然出手!这些股民要慌了?
- ·还在熬夜看球?小心得“世界杯综合征”
- ·上周5只主动型ESG公募下跌 指数型仅3只上涨
- ·中国酿酒大师:于庆泉——致力中国葡萄酒的品质表达
- ·全国政协委员、上交所总经理蔡建春: 建立信息互通机制 精准打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 ·拓尔微IPO前夕近20名投资者入股,5个月内估值暴涨8倍
- ·最牛业委会炒掉物业讨要4000万元,知情人:中远物业赔偿款或难执行到位
- ·小摩CEO评热门话题:美经济有望避免衰退 俄乌战争才是最大威胁
- ·郑眼看盘:消息面中性 A股或延续震荡
- ·广发特殊商品日评:橡胶非标基差偏弱,多头拉涨谨慎,上方存压制
- ·深圳20条措施支持电化学储能产业发展 相关产业链公司迎来“窗口期”
- ·丰台火车站交通枢纽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 空间站货物出舱安装任务也于前期陆续展开
- ·当代经济学博士创新项目获奖名单公布,每位作者获10万元资助
- ·上市公司频推股权激励 券商青睐行权业务市场
- ·房贷年龄期限可延至80岁?中信银行:贷款人年龄不超70岁没有变
- ·有了新欢ChatGPT,微软解散工业元宇宙团队,后者启动仅四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