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回款”“清退回款”也有坑?银保监会发布风险提示
原标题 “官方回款”“清退回款”也有坑?官方回款银保监会发布风险提示
人民网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罗知之)据中国银保监会官网消息,近期,清退银保监会监测到有不法网站假冒银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回款发布带有“银保监会认证”“中国银保监会”等不实信息内容,保监布风并以“官方回款”“清退回款”等名义实施诈骗。险提银保监会提示,官方回款金融消费者要提高警惕,清退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回款如发现此类涉嫌诈骗犯罪线索,保监布风应立即向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报案或反映。险提
银保监会提醒,官方回款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从未设立或授权设立任何“官方回款”“清退回款”等渠道。清退银保监会根据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回款依法依规对全国银行业保险业实行统一监督管理,保监布风维护银行业保险业合法、险提稳健运行。各银保监局作为银保监会的派出机构,在银保监会的授权范围内履行监管职能。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是金融监管机构职责,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不会向消费者收取任何名目费用。若有以“中国银保监会”“银保监会认证”等名义,或自称银保监会、某银保监局的工作人员联系消费者,假借监管权威要求转账、汇款、交费等行为,消费者要保持高度警惕,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也可向银保监会或当地银保监局反映,银保监会及各银保监局联系电话可通过官网www.cbirc.gov.cn查询,相关情况也可通过拨打12378热线反映。
值得注意的是,不法分子常常以“官方回款”“清退回款”名义欺骗群众,编造“成功案例”,利用消费者急于回款、挽回损失等心理,以达到骗取资金的最终目的,消费者要谨防“回款”类诈骗侵害。类似的诈骗手法有针对P2P网贷机构出借人的“回款”诈骗、“官方回款”诈骗以及“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解债上岸”“代理退保”“白条代偿”“银行直存”等,均是利用消费者急于解困、急于挽回损失等心理特点,侵害消费者信息安全、财产安全,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失。
事实上,银保监会多次发布过有关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警惕被不法分子套取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身份信息等个人敏感信息;小心不明身份人员提出的转账、收费、充值要求,防范连环诈骗套路;对不明来源的“小道消息”“内部消息”以及网站信息、微信群信息等网络平台传播的非官方发布信息,要提高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避免误入骗局,受到“回款”类等各种诈骗手段的侵害。
(责任编辑:时尚)
- 北证50指数上线 样本股成色几何
-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已公开262个典型案例 近半涉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 人民日报海外版:优质中小企业开启“三级跳”
- 美股两日V型反转收涨,美联储纪要确认激进加息美债收益率狂飙,布油失守100美元
- 腾讯游戏人士:公司已与暴雪接触至少一年,但接手可能性不大
- 龙头连锁药店纷纷扩张,中小药店、夫妻药店躺着赚钱时代已经过去了?
- 苏农银行上半年盈利8.5亿增逾两成 不良率首次跌破1%拨备覆盖率超430%
- 美国校园枪击案频发,校园安保成31亿美元大产业
- 疫情+俄油限价“不明确” 高盛下调Q4油价预期至100美元
- 美联储6月会议纪要:若高通胀持续 可能采取限制性更强政策
- 人民日报: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
- 努力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成就综述
- 市占率、新能源渗透率均破50% 10月自主品牌“笑傲”国内车市
- 乌兹别克斯坦称“外部势力参与骚乱”,美国对该事件表示“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