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多国出现猴痘病例,这个天花的近亲需引起重视 正文
时间:2025-07-07 11:25:56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知识
如果此次出现的猴痘病毒发生变异,就需要另眼看待这种人畜共患病,做好预防和治疗的准备。▲解疑:为何猴痘病例在欧洲、美国蔓延。路透社报道截图文 | 张田勘继2022年5月初欧洲的英国、葡萄牙等国出现了罕见
如果此次出现的多国猴痘病毒发生变异,就需要另眼看待这种人畜共患病,出现做好预防和治疗的猴痘花准备。
▲解疑:为何猴痘病例在欧洲、病例美国蔓延。个天路透社报道截图文 | 张田勘
继2022年5月初欧洲的近亲英国、葡萄牙等国出现了罕见猴痘病例后,需引近日美国也确诊了今年第一例猴痘病例。起重美国马萨诸塞州公共卫生部证实,多国一名有加拿大旅居史的出现男子确诊感染了猴痘,已在医院接受治疗,猴痘花目前状况良好。病例
猴痘与此前被根除的个天天花是近亲,二者同属正痘病毒属。近亲因此,需引一个自然而然的担心是,这种疾病是否会在人类社会大流行。对此,世界卫生组织也在日前发布通告,提醒全球卫生机构关注这一疫情的发展。
人类对猴痘有一定免疫力
猴痘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最早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在刚果民主共和国,感染者是一名9岁男孩。从1970年起,共计11个非洲国家报告了人类感染猴痘病例。
猴痘并非只是感染猴,而是可以通过啮齿动物和灵长类动物等各种野生动物传播给人,在人际间也可以进行二次传播。截至2018年,全球总共记录在案的病例约1500例。
猴痘由猴痘病毒引发,潜伏期为5-21天,感染者在前5天可能出现发热、剧烈头痛、淋巴肿大、肌肉疼痛和强烈气喘等症状。随后感染者可能出现皮疹,皮疹会从面部逐步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最后会结痂脱落。
对猴痘的主要担心是,猴痘的刚果盆地病毒株病死率约为10%,并且在幼儿中死亡率相对较高。同时,感染者还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支气管炎、败血症、脑炎和角膜感染等,甚至可能丧失视力。
天花和猴痘虽是近亲,症状也是相似的,但有一个重要区别,猴痘会导致淋巴结肿大,天花不会。根据这种情况,可以鉴别猴痘和天花。同时,也根据人类战胜天花的经历可以获知,猴痘并不会对人类有更大危害。
迄今人类只战胜了两种疾病,一是天花,一是脊髓灰质炎(接近于战胜,现在一些国家还有零星发病)。天花也是人类第一个消灭的疾病。1980年5月8日,第33届世界卫生大会正式宣布:“世界各国人民赢得了胜利,根除了天花。”
而天花根除前,至少困扰人类3000年,仅在20世纪这种疾病就夺去了3亿人的生命。消灭天花的根本原因是,世界卫生组织牵头进行了长达10年的全球疫苗接种行动,有5亿次接种疫苗。
由于猴痘与天花是近亲,天花疫苗同样对预防猴痘有效,其有效性至少达到85%。现在人类身上都有接种天花而保留的免疫记忆和抗体,因此对猴痘是有一定免疫力的。
猴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无须治疗,病程和症状通常持续14-21天,患者会自己痊愈。此外,现在也有治疗猴痘的选择性药物。美国FDA在2018年批准了首款用于治疗天花的药物TPOXX(tecovirimat),对猴痘也有一定疗效。当然,如果这一疾病扩大,也可以通过再次接种天花疫苗来预防,以及使用抗病毒药物和牛痘免疫球蛋白来治疗。
猴痘的基因可能发生了变异
不过,对于猴痘也需要予以重视,其中几个因素尤为重要。
过去认为,猴痘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到受感染的动物的血液、体液、皮肤或伤口黏膜传播,人际之间的二次传播主要由于密切接触了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皮肤损伤,或者被患者体液或病变组织污染的物品,以及呼吸道飞沫传播。
但是,现在的研究发现,通过性行为、母婴胎盘也可以导致传播。因此,需要针对这些传播途径进行阻断。
此次猴痘在多国的出现也提示,猴痘的基因可能发生了变异,从而导致其在多国传播。目前主要流行两种猴痘病毒,西非病毒株的病死率约1%,刚果盆地病毒株的病死率约10%左右。
近日,在欧洲发现的猴痘患者的病毒为西非病毒株。但是,还需要通过基因组测序来检测致病的病毒株是否发生变异,从而确认其毒性、致病力和传播力。
以传播力而言,既往的研究发现,猴痘病毒的R0值(基本传染数)一直小于1,说明其传播力低,传染人数有限,会自行消亡。但是,如果此次出现的猴痘病毒发生变异,就需要另眼看待这种人畜共患病,做好预防和治疗的准备。
美国确诊的病例有加拿大旅居史,跨国旅行成为猴痘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欧洲和美国的猴痘病例,大部分并未去过非洲,因而感染源头尚无法确定。
当地时间5月18日,英国卫生安全局也发表公报说,英国目前已累计9例确诊,而且最近发现的病例没有去过猴痘流行的国家旅行,可能是通过社区传播感染。
因而,这段时间,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医疗部门需要重视的是鉴别猴痘。因为猴痘的有些症状跟皮疹类疾病相似,如带状疱疹,性传播病毒造成的皮疹,所以可能会误诊为其他疾病。不过,如果能及早确诊和治疗,可以有效阻止该病的传播。
撰稿/张田勘(科普专栏作家)
商务部:坚决反对美方限制半导体相关物项对华出口2025-07-07 11:25
空客9月交付55架飞机,年内累计交付435架2025-07-07 11:22
“宁王”重返万亿市值!锂电赛道热度再起,三季报行情频催股价,如何把握市场先机?2025-07-07 11:18
“宁王”反攻大涨近6%!这只1000亿龙头连续2天跌停,紧急发布业绩预告!券商、汽车股强力拉升2025-07-07 10:35
担忧科技股暴跌影响股价,ARM称明年一季度无法完成上市2025-07-07 10:23
燕之屋暴利生意不赚钱?广告费接近7亿、难逃智商税标签、曾有人食用后发烧头疼2025-07-07 10:21
公募基金:A股基本面正发生积极变化 短期低仓位与控风险依然是主基调2025-07-07 09:59
9月新能源车销量发布:多家公司销量大增 产业链高景气度延续2025-07-07 09:57
国际金价跌势收敛,美联储纪要或强化该预期2025-07-07 09:05
网购冷冻食品到货已化冻 消保委介入助退款2025-07-07 08:51
美国就业数据可能推动美联储迈向第三次巨幅加息2025-07-07 10:53
中联重科10月11日斥资约1836.95万元回购331万股A股2025-07-07 10:23
中青宝90后董事长以自己为原型办“元宇宙婚礼” 网友:像QQ炫舞结婚2025-07-07 10:05
美国官员计划在本周IMF会议上推动对俄罗斯石油限价2025-07-07 09:53
美国“血检骗局”终结!美滴血验癌公司创始人入狱11年2025-07-07 09:50
深圳首次发现BF.7变异株,抵深者须实行“三天三检”2025-07-07 09:37
全球经济面临危险之际 澳大利亚仍希望避免衰退2025-07-07 09:21
早盘:美股涨跌不一 纳指与标普指数转跌2025-07-07 09:19
千亿龙头双双涨停!中字头概念大热,“低估+分红”成亮点,六大方向值得关注2025-07-07 09:12
法国炼油厂罢工致产能锐减,亚洲炼油商两周抢购至少1200万桶美国原油2025-07-07 09:09